20岁的小沈在5年间胖了整整120斤,传统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已难以有效控制病情。
日前,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临床医学中心胃肠外科主任黄陈团队联合内分泌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团队,为其实施了达芬奇机器人单孔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帮助其回归正常生活。
近日,小沈因“体重进行性增加5年,口干多饮3年”,来到市一医院普外临床医学中心胃肠外科就诊。在过去的5年里,小沈的体重增长了120斤。初步检查结果显示,小沈的空腹血糖高达9.7mmol/L,糖化血红蛋白9.3%,体重指数(BMI)高达43.1。面对这样一位年轻且代谢紊乱严重的患者,单纯依靠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势必效果甚微。
黄陈联合内分泌代谢科、麻醉科发起了多学科团队(MDT)评估。经过讨论,专家团队决定先由内分泌代谢科为小沈进行全面评估并进行规范的血糖管理,随后再由普外中心胃肠外科施行“袖状胃切除术”。
袖状胃切除术即通过切除大部分胃体,使胃呈“袖状”结构,既能限制食物摄入,又能调节胃肠道激素分泌,从而有效减重并改善糖代谢。考虑到小沈年纪尚轻,除了追求疗效,对术后外观和恢复速度也有更高要求。专家团队决定采用达芬奇机器人通过脐部单孔实施手术,达到创伤更小、疼痛更轻、恢复更快、几乎无瘢痕的效果。
经过内分泌代谢科的血糖管理,小沈达到了手术指征。黄陈团队在麻醉科的密切监护下为其实施了沪上首例“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单孔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在加速康复外科方案的指引下,患者术后第一天下床活动,第二天恢复排气,第三天恢复进口进食,术后第六天顺利出院。
据悉,市一医院在五年前就组建了涵盖胃肠外科、肝胆外科、疝与腹壁外科、妇科、泌尿外科等多学科的“单孔联盟”,致力于推动单孔腹腔镜技术的临床应用与创新。2024年,市一医院单孔腹腔镜手术获批上海市临床诊疗新技术项目。
其中专业的网上股票配资,由黄陈领衔的胃肠外科团队完成了多项国内、上海首例单孔四代达芬奇机器人胃肠手术,团队成员吴卫东主任医师还牵头制定了《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规范化手术中国专家共识》,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实现技术平移。
益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